最新消息
2021年07月16日
金融類APP應該怎麼做?券商APP該何去何從?#令克軟件

當下金融類APP,尤其以手機證券APP為首,發展至今,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
1.從用戶角度:產品同質化高,體驗較差;

2.從科技角度:投產比較低,知識欠缺不垂直,產品反覆運算困難;

3.從業務運營角度:抓不到用戶痛點,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

同時,這些APP普遍違背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要素——社交内容,那麼,金融類APP該何去何從呢?


同質化嚴重,APP功能堆疊

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很多金融類APP根本談不上設計,只是功能的堆疊而已。根據業務需求新增選單、介面等,或者是基於合規監管的要求改造一些操作流程(配合KYC、CA認證、風險測評等),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缺乏對客戶覈心訴求的關注和理解。

以證券APP為例,同質化非常嚴重。儘管每家公司的APP水准也有高下之分,但是這些微小的差异化不足以讓用戶留下來。換句話說,客戶不會因為APP的好而選擇你,但是會因為APP不好而否定一家公司,而且證券APP的口碑是很難做起來的。

同質化的原因之一,是券商們的業務形態總體相似,業務層面本就已經高度同質化,內在同質化後,外在的互動邏輯、UI設計等也互相「借鑒」。原因之二,業內絕大部分APP的「內核」都來自有限的廠商,外觀看上去大同小异,券商的科技團隊自己嘗試把這些傳統封閉科技換張皮,基本也不太可能。

其實,移動端在收集用戶的互動行為數據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產品設計者可以結合用戶的交易歷史,再匹配交易市場的行情變化,完全可以構建出模型,對用戶的操作習慣、投資偏好、對市場的反應、所關注的功能等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海量的用戶畫像,設計出一個完整的APP,解决客戶的需求。

對證券APP來說,業務產品同質化的問題,需要從業務層面去解决,但是可以通過產品創新以通過不同的移動端實現差异化,嘗試新興技術以實現質的飛躍,APP的「借鑒」會讓券商的路越走越窄。


Image


痛點抓不到,內宣效果差

金融類APP也好,網站也罷,總體來說缺乏「運營」的設計考慮,這方面與互聯網公司的差距非常大,互聯網公司在設計一個好產品的同時,線上運營能力也非常突出,線上運營推廣「套路」多多。而傳統依靠線下營業網點做零售的銀行、券商們,線上運營經驗、人才都非常缺乏,有線上運營意識的員工只能在互聯網公共平臺上行銷展業,可是又面臨巨大的合規監管問題。

銀行、券商們自身的APP幾乎沒有與客戶互動的內容,除了在APP的首頁展現理財產品的廣告,能做的事情不多。此外,由內部統一運營的內容,往往和全國各地區、各區域網點的需求沒關係。或者說,沒有區域人員參與到APP的運營中,所以網點的員工往往自己都不關注APP的內容,當客戶去某個銀行網點諮詢APP裏推廣的理財產品,也許當地的服務人員會「措手不及」,給你一個「一臉蒙圈」的表情。


Image


版本迭代難

現在大家都在講敏捷反覆運算,但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敏捷」在更多時候只是一種美好願望而已。

首先行業特點决定了安全、穩定、合規、健壯的基本屬性,「維穩」是要遵循的第一原則,對於能引起生產事故導致監管問責的任何缺陷絕對是零容忍,更多的創新抵不過一張問責函。

其次,大部分金融IT缺乏互聯網公司通常具備的藍綠測試、灰度發佈的全閉環(包括支持滾動發佈科技產品的基礎設施、運營配合的方法論、發佈與回滾的管理制度等),所以試錯成本非常高。隨著功能的不斷豐富,每次需要回歸的測試場景越來越多。任何功能的改動新增,都是牽一發動全身,只有維持非常高的測試覆蓋率才能真正保障舊有的功能沒有被新的改動破壞。

結果測試週期越來越長,尤其是在做不到自動化回歸測試的情况下,手工測試團隊永遠疲於奔命:當業務功能從30個堆疊成300個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理解IT運維團隊以極其保守的態度對待APP新功能的發佈、希望以延長測試時間來保障線上質量的心態。所以快速回應業務、市場需要的「敏捷反覆運算」,哪怕在開發階段可以維持,到了測試、發佈階段也不得不終止。

用二八法則來看,APP內很有可能只有20%的功能用戶在使用,換句話說,絕大部分的功能都是使用價值很低的,但很多時候卻不能隨意砍掉,導致歷史包袱越來越多,APP逐漸變成一個「玻璃體」(隨著時間遷移、人員變動,系統裏總有些沒人願意觸碰的部分,唯恐修改不慎導致巨大的問題),開發步伐越來越慢,投入產出比則越來越低。


Image


互聯網思維缺失

上述三類問題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科技架構的掣肘,一個是產品設計對移動互聯網的認知偏差。

當前銀行、券商APP的科技架構,完全是「緊耦合」的,程式碼框架不清晰、功能耦合度高,開發團隊在金融領域的專業程度較低,例如面向對像設計及領域建模的最佳實踐缺位、在設計階段對科技架構沒有能力預先考慮「可測試性」、對組件化理解偏差、版本管理及依賴關係管理的工具鏈沒有正確領會使用等等。

一言以蔽之,科技功底距互聯網科技公司有一定差距。

在設計方面,往往沒有理解透徹移動互聯網、手機設備的幾個基本要素:點對點連接、社交内容强、用戶always online、更加場景化、普適性極强(一些看似「地球人都明白」卻沒有深刻理解的邊邊角角)。

然而僅僅是金融APP無視上述要素嗎?繁複的功能堆砌,違背了小巧的手機簡單易用的「普適性」原則。

什麼是「普適性」?微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PC時代完全無法上網、使用瀏覽器的祖父祖母們,現在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戶!大道至簡,大美無言!

其次是APP明明運行在一個行动电话裏,可是卻沒有與他人互聯互通的能力,客戶有疑問無法就當前操作的上下文在APP裏找到實时響應自己的服務人員、而客戶經理則眼睜睜地看著客戶在APP上而無法觸達,甚至雙方的溝通還需借助其他通路。

對於用戶,往往是典型的單機:APP的所有用戶知識和服務器一堆冷冰冰、僵硬的介面連接,雖然人人都以同一個APP接入,彼此卻沒有關聯。當APP與同一部手機上的其他應用形成孤立、隔絕的信息孤島時(例如無法分享內容至其他社交平臺),也就失去自身向其他應用通路傳播的能力效應。

上述兩個問題,導致現今大部分的APP開發還是被按照「信息化」的管道在進行。然而,「信息化」與「數位化」的形態是不一樣的,前者強調連接,而後者是資訊傳播與服務輸出。

移動端按照「信息化」思路實現的直接後果,就是割裂金融機構與客戶的關係:一方面客戶因為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而無需造訪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與客戶失去線下觸點但是又沒有建立起線上的連接互動。

現階段把APP當做一個軟件來看待是過時的,認為改良一下APP的使用者介面、調整增删一下功能就能提升「用戶體驗」,也是一種錯誤的認知。APP並不是用戶體驗的全部,例如,APP裏有沒有服務人員隨需隨應?一個真實例子是作為某大銀行十多年的七鑽用戶,可能從來沒有在該行的APP裏聯系到自己的客戶經理,即使APP配備1000項功能,對該用戶也無「體驗」可言。


Image


社交是一個應用的靈魂

舉幾個例子,近幾年大火的某易雲音樂、某多多的基因都帶有强烈的社交内容。

把APP當作一個「掌上門戶」,集成各種功能給用戶,已然行不通。這種思路導致的產物,實際上無異於一個單向的、把金融機構的業務交給用戶自行使用的「機器」。這種APP與客戶毫無粘性,客戶甚至都懶得銷戶,換個APP就成了別家銀行、別家券商的客戶,更不要談用戶「活躍度」和「使用頻次」了。用戶一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牛市時使用頻次也許高一些,其他時候讓用戶多使用APP的企圖基本上是徒勞。

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APP需要認真考慮移動互聯網本身的最重要内容、手機的本源——社交化。也就是說,讓用戶在你的APP裏能够彼此進行交流互動、與你的員工和團隊進行交流互動。當用戶(無論個人還是機构用戶)打開一個銀行APP的時候,他在這個APP裏不僅能自助服務或者聯系一下呼叫中心,還能找到自己的客服經理、一個能實时解决他顧慮的專業的理財顧問、一個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團隊、甚至一整個營業網點,這就是所謂的「Bank in a pocket」——讓用戶帶上他的銀行/證券公司出行,任何需要的時候打開APP,虛擬化的銀行、券商就在APP裏。


Image


碎片化

在雲端,過去幾年來「微服務」大行其道,本質上也是把傳統「單體應用」碎片化。碎片化當然帶來管理它們(小程式、微服務)的損耗,但是現在這些問題早就被越來越成熟的開發運維平臺、工具鏈解决了。例如:Docker容器化生態、Kubernetes容器編排管理科技、FaaS函數即服務工具鏈等等讓雲側的小細微性服務開發運維更便利、穩定、彈性可擴。而微信本身則實際上在端側充當了小程式的「運行時」及管理工具。

金融機構們可以對自己的APP進行瘦身,把新舊功能剝離,以獨立生命週期、獨立開發測試團隊的管道進行開發——有用的場景繼續深入、無效的及時廢棄。總體科技架構保持穩定、讓頻繁增删變更業務功能成為可能,同時最大程度降低開發門檻、减少試錯成本、實現敏捷反覆運算。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閱讀時間、應用使用時間都是高度碎片化的。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前端用戶體驗的碎片化。全中國的手機用戶都已被微信小程式充分培養,在各種場景下「隨需隨用」、「用完即扔」,是非常典型的「效用計算」。

資訊漫天的時代,券商APP裏採購回來的協力廠商資訊都是同質化的、並且往往也無法成為客戶最信任的信息源(可能客戶還去看專業財經APP)。但是券商的藝員分析師分享的專業見解、投資顧問向客戶個人定向提供的見解,卻是APP裏真正有價值、能產生差异化的資訊,是真正屬於券商自己生產的資訊。雙向互動交流,以「碎片化」的推送實現業務場景化並使用戶真正參與進來。


Image